四川成人高考网欢迎您!

主站

《生态学基础》填空题(一)(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)!

2019-4-20  来源:四川成人高考网 点击:

       1.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。
  
  2.动物对温度的适应方式包括 行为适应 、 形态适应 、 生理适应 。
  
  3.根据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,盐土植物可分为聚盐性植物、泌盐性植物和不透盐植物。
  
  4.生物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 生物 为主体,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 人类 为主体。
  
  5.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包括 综合作用 、主导因子作用 、 阶段性作用 、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、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。
  
  6.陆生动物主要通过 形态结构适应 、 行为适应 和 生理 适应减少失水。
  
  7.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气候因子、 土壤因子 、 地形因子 、 生物因子 和 人为因子 。
  
  8.如果土壤中的氮可维持 250kg 的生物产量,钾可维持 350kg 的产量,磷可维持 500kg 的产量,而实际产量只有 250kg ;如果多施 1 倍的氮,产量将停留在 350kg ,因为此时产量为钾所限制。这种现象可以用生态学上的 Liebig最小因子  定律进行解释。
  
  9.生物的大环境包括 地区环境 、 地球环境 和 宇宙环境 。
  
  10.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,可将其分为 密度制约因子 和 非密度制约因子 。
  
  11.可见光是电磁波,其主要波长范围在 380-760 nm。
  
  12.生物为保持内稳态发展了很多复杂的形态、生理和 行为 的适应。
  
  13.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可分为 冻害 和 冷害 。
  
  14.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,可把植物分为 长日照 植物、 短日照 植物、 中日照 植物和 日中性 植物。
  
  15.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水分状态可分为 湿生植物 、 中生植物 和 旱生植物 。
  
  16.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 生态环境 。
  
  17.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 生物学零度 。
  
  18.生理有效辐射中, 红 光和 蓝 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。
  
  19.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,是从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减去 生物学零度   。

焦点新闻


成考招生院校更多>


成考英语复习更多>


成考文综复习更多>